首页 > 美体 > 正文

东风17究竟有多牛,真是世界第一了吗? 懵懂无知

女人资料网  发表于:2019-10-03 06:51:39
东风17究竟有多牛,真是世界第一了吗? 懵懂无知,东风17究竟有多牛,真是世界第一了吗?,这里有东风17究竟有多牛,真是世界第一了吗?的图片,东风17究竟有多牛,真是世界第一了吗?这里的图片均是网友采集,与本站无关。

问:东风17究竟有多牛,真是世界第一了吗?

牛,非常牛,超级牛,牛到堂主都湿润了,额,是眼眶湿润了。

现在的防空武器,是存在一个巨大断档的,常规型防空武器射高上界是30多公里,而反导弹拦截器的射高下界是40公里,还是只有THAAD能下探到40多公里射高,再低就不行了。

图: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范围,如果没有THAAD,中间高高空空域会出现巨大的空档。这是因为大气层外拦截不考虑空气摩擦发热,高空拦截不考虑高速目标,中间的高高空空域则既有发热又有高速,所以难以用红外制导。

而且常规防空导弹到30公里高度机动性已经下降,基本打不了什么高速高机动目标。反导弹拦截器更不要说了,只能拦截呆板目标。

图:防空导弹的上限一般就是20-30公里,美国最新的标准6就是34公里。

现在东风17大部分距离都是飞行在现有武器拦截不了的高度,这基本上可以认为除了最后俯冲阶段以外,基本是完全无法防御的。

图:高超音速武器在30-100公里高度的高高空空域飞行,现在能拦截它的武器很少,效果也不如大气层外好,首先射程就小得多。

这还是属于目前技术上完全无法改进的完全无法防御!常规防空武器再怎么改,也不可能在几十公里高度拦截高速目标,而反导弹武器现在的控制能力,也使得它们在可预测的未来也没法拦截这样的高超音速目标。

图:东风17的弹道示意图。它具备滑翔机动能力,因此敌人很难提前预测弹道,这使得拦截弹有效射程极大缩小。哪怕是高度符合的THAAD,想拦截也是成功率极低。

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的高超音速武器就是东风17,不接受任何反驳。

图:美国人正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苦苦追赶,发展速度很快,我们必须继续投入才能保持优势。所以……我,航天,打钱!

问:如何评价这次新出的高空高速无人机?看外形是临近空间超高速无人机,像是美国X-15试验机这样能飞到五-七马赫,六、七十公里高度的超高空超高速飞机。当然因为采用火箭发动机(没看到有进气道),所以航程应该不大,但是也足够岛链内任务范围了,比如去台湾东海岸看看? 当然,高速无人机飞行距离近也有解决办法,例如由轰炸机挂载,飞出岛链外再投放,然后由无人机自行突防。

图:该机背部有挂环,下部有起落架,全机无进气道,应该是由轰-6带到中等距离后高速突防,然后自行返航,适合对高度设防的敏感目标进行侦察识别。

问:东风41真那么牛吗,携带10个核弹头,射程14000公里?

携带10个核弹头,这个按照堂主看可能还是很困难的。毕竟这个弹看尺寸并不大,跟东风31比起来也只是略加长了一点,当然更强的发动机和壳体技术,还有更小巧的核弹头可以极大的提高性能,但是以目前来看,堂主估计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四-五个核弹头,另一种是8-10个核弹头,都是14000公里左右射程。

图:核弹头大小不一,与当量直接相关,所以同等投掷重量的导弹可以携带不同数量的弹头。比如美国三叉戟D5,可以带14个10万吨的W76核弹头,也可以带8个47.5万吨W88核弹头。

不要看堂主拦腰砍掉一半,这实际上已经是非常牛了,之前做到10个核弹头射程上万的都只有三叉戟D5\\和平保卫者MX\\SS24\\SS-18,这里面最小的都是56吨的三叉戟D5了,比东风41大了一大圈,三叉戟D5射程也就是将将破万而已。SS-24超过100吨,SS-18更是200吨级的大家伙。

图:美国MX和平卫士的核弹头与分导载具,携带10个W88核弹头,起飞重量88吨,投掷重量3.6吨。

图:SS-18的弹头整流罩,可以携带1枚2000万吨核弹头,或10个5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起飞重量209-211吨。

东风41看尺寸,实际上可能是比毛子白杨M小一点或者最多差不多重量的高机动导弹,这个级的导弹能做到接近三叉戟D5水平(载荷少但是射程远),这实际上代表我们的东风41已经是当代最强的洲际导弹之一了。毕竟20年前我们才追到民兵2水平,现在追上甚至可能超越三叉戟D5,那简直是梦幻好不好。

图:我国当前面临美国反导系统的拦截,因此对导弹突防能力有很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东风41可能选择携带小而多的核弹头,发射后立刻将其送入分导轨道,以提高突防能力。

问:如何评价这次新出的攻击11无人机,它是飞翼布局、隐身的吗,跟美军X-47B相比如何?

当然是隐身的了,实际上这些年出来的各种飞机里面,他设计上的隐身的权重可能还是最高的。X-47B毕竟还要受限于航母起降性能和远航程指标,选择了隐身不怎么好的平直翼结构,机身和机翼之间有个很明显的夹角,而攻击11整个前缘就是一根直线,这样隐身效果更容易得到提升。

图:X-47B,机身与机翼有明显的夹角,这会导致雷达回波峰增加,但也提高了展弦比,以降低雷达隐身能力为代价增大了航程。

图:欧洲神经元技术验证机,机翼前缘完全平直,当然后缘与前缘没有平行。不过它是验证机,并没有服役。

攻击11是岸基战术级无人机,X-47B则是舰载战略级别的验证机,这两者区别还是很大的,毕竟我们不是世界帝国,不需要航母有战略轰炸机一样的长臂,也不需要无人机能在航母上自主起降。

我们的大部分预定作战区域都在本土附近,有大量场站可以使用,恰好在几百公里范围内有举世无双的对抗强度,所以强化战术打击能力、强化隐身效果,让我们的无人机在岛链范围内执行超高强度和风险的对抗,更加合适。

图:攻击11俯视图,机体结构与神经元类似,机翼前缘平直,尾喷口有雷达和红外隐身考虑。

图:攻击11的进气道向下偏转,进气道口的鼓包不明显,需要进气道偏转更大角度才能避免正面雷达波照射到发动机叶片,与神经元的设计不同。

问:如何评价鹰击18舰舰\/潜舰导弹?

鹰击18实际上原型是苏联\/俄国的俱乐部导弹家族中的双速制远程反舰导弹,大部分距离采用常规吸气式发动机亚音速巡航,突防阶段采用火箭发动机超音速飞行,突破敌方的区域防空和扩展点防御、末端防御,结合了超音速导弹突防能力强的优点和亚音速导弹体积小射程远的优势,是一种很科学的工程思想。

图:苏俄俱乐部系列的3M54反舰导弹,弹体上方鼓出来的就是一级,由半环形燃料箱和后部的喷气发动机、控制系统组成。

图:拆解开的结构。

虽然有原型,但是跟原版区别还是很大了,最大的一点就是长度。原版的俄罗斯导弹长度足足有近9米,哪怕去掉助推器也有8米多。

图:3M54介绍材料,弹长8.2\/8.9米,前者是去掉火箭助推器的长度,后者是全弹装入发射筒的长度。

而我们现在看阅兵,目测鹰级18只有六米多,等于把导弹长度缩减了一米多也就是五分之一,这是非常惊人的表现,代表了我们的导弹工程技术上可能已经大幅度超越俄罗斯。

图:裸奔的鹰级18A,以车辆轮胎直径1.2米算,弹体长度约7米,已经比原版短了1.2米之多。

问:为何我们把鹰击12也搞成岸舰导弹了,这有何意义?

图:参加阅兵的鹰级12B发射车。

因为我们是在岛链内啊……

我们的作战区域,很大范围实际上都是在离海岸两、三百公里甚至更近的范围内,像收复台湾完成祖国统一的战役如果爆发,那和台湾地区海上力量的对抗,实际上就是一百多到200多公里宽度的台湾海峡内。这个范围内除了两栖舰艇以外,也不是其他大型作战舰艇发挥威力的空间,所以直接从海岸阵地发射的话,就足够覆盖整个战场了。

图:我国周边海域图,东海的黄色横线代表200公里长度。

像和韩国海军、越南海军之类的对抗,大部分区域其实也都一样,我们的岸基力量足够覆盖了,只要侦察机能抓到目标位置,岸基的饱和攻击就能给他们上课,什么叫玉米,什么叫猿猴。

图:鹰级12是超音速反舰导弹,飞行速度快,200公里距离只需要5-7分钟即可抵达,敌舰难以逃离。

图:为岸舰导弹提供目标引导,是空警200和运-8反潜机的任务,如果他们没在甚至可以用无人机。

以前这种区域的配置还需要导弹快艇,现在我们的航空兵和导弹都强了,也就不需要让水兵们在小不点快艇上乘风破浪,每天只能吃罐头,连方便面都没法整,毕竟那么颠簸就得小心热汤泼身上。问:巨浪2真实性能究竟如何,为何叫远程导弹而非洲际导弹?

因为确实就是远程导弹,还没到洲际导弹的范围啊……

图:导弹射程划分有不同标准,美英法苏相互距离近,所以他们500-5500公里算中程导弹,5500以上算远程或洲际导弹。我国距离美英法远,所以划分更多,大约是5500-8000算远程导弹,8000以上算洲际导弹。

图:为啥8000公里这么重要呢?因为这是我国东北中部发射导弹,打击美国本土最近城市西雅图所需要的最低射程。

巨浪2开发时间是在90年代中期开始的,那时候我们啥水平,大家心里应该有数。原版东风31的壳体和火箭发动机水平也不好。核潜艇又发展不好,所以潜射导弹开发长期停滞,无论资金、人才还是技术储备都是虚弱得不行。

图:1983年2月4日,单发装药量已超过20吨的ZF-3大型发动机首发试车成功。同年12月25日、28日,第二发金属壳体和第一台玻璃钢壳体大型固体发动机的地面试车相继成功。这就是东31的水平。

而巨浪2是利用东风31的很多技术开发的,但是又受限于潜艇尺寸比岸上发射复杂很多,所以尺寸比东风31小。虽然技术比原版好,但是也就相当于东风31A技术水平而已,这么小的尺寸内,能达到七八千公里射程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错了。

图:渔民打捞的巨浪2一级壳体。2005年时的报道称,我国目前正研制和即将运用的第3代导弹技术,采用了一系列高新技术,其中包括高性能环氧纤维壳体,为国际军事界所瞩目。从时间看,这个说的就是东风-31A和巨浪2。

毕竟哪怕是美国,造民兵的时候潜射导弹最多也就是海神这样四、五千公里水平的,三叉戟C4也就7400射程而已,洲际射程的三叉戟D5那可是跟我们东风41接近的水平了。

图:巨浪2大致就是三叉戟C4的水平,不要想太多,还是期待东风41下海吧。

问:这次阅兵的新枪看清楚了吗?能否给我们说说看清楚了看清楚了,这一次真是脱胎换骨……世界上主流轻武器使用的各种经验总结,居然第一次都出现在我们的步枪上,真的是不容易了。

图:新步枪两面照片。 整个枪看起来最大的特征就是没啥槽点了,特别时髦先进。看得出来这一次设计的人,真正去研究了最近三十年局部战争里面轻武器到底是怎么使用的,人机工程性和使用性能设置都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不会是落后时代三、四十年的思路,或者是95那样在实用性和战术性能上根本就没有设计。

图:新枪带光瞄和脚架的照片。

图:新枪看起来与德国HK416颇多相似,都是伸缩枪托、上下机匣、大护木结构。

在过去几十年,我们的轻武器设计部门-生产部门-使用部队三个环节之间不光是没有形成闭环,单独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都只能说聊胜于无,往往都是“我不需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部队有使用经验但缺乏对世界各国经验的总结,生产部门被动应付,科研部门既缺乏理论功底也不会研究需求,三家各说各话几十年,到现在终于……开始说话了。

我们的轻武器,其实既不缺工业基础,也不缺实现能力,就缺一个管理体制。问:长剑100巡航导弹说是超音速的了,这个也是世界第一了吗?

这个倒真是没有……单纯说超音速,60年代已经有大猎犬这样的2到3马赫级别的巡航导弹了。长剑100现在情况还不是很清晰,如果是实现了低空超音速远射程,或者是高空高超音速,那真就是世界第一了。 这么说吧,如果它使用亚燃冲压发动机,能在高空,4倍多音速飞行1500公里左右;或者3倍左右音速,低空飞行500公里。堂主认为它是世界第一了,这个指标很像美国海军当年的快鹰巡航导弹计划,但美帝画好了路不去走,我们就去帮他走了。 有无可能是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最高速度接近6倍音速的家伙?堂主觉得还是脚踏实地比较好,不做太高的期望。

图:美国大猎犬巡航导弹,使用J52涡喷发动机,惯导和天文制导,1959-1978年服役,由B-52发射,低空射程650公里,采用核弹头。

图:美国海军快鹰巡航导弹的想象图,只停留在想象了。

问:堂主用一句话总结这次阅兵一句话?不太够啊。勉强总结就是核常兼备,激进和稳妥并行。 堂主这次其实最惊讶的不是那些超先进大家伙,而是车载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这个玩意实际上我们已经搞出来好多年,好多个不同型号,出口都好多了,但是这一次近距离白天清晰全景的照片和视频出来,堂主还是有点惊到了。

图:该车的外贸型SH15。

这车真的……太短了,现役的各国各自卡车炮就没有这么紧凑的,车体布局设计简直无可挑剔,没有什么可以再省的了,也好像没啥需要加的,也就是实现了对布局的完整掌握,这也是多年来外贸型号不断试错的结果。

图:155卡车炮侧视图。

图:作为对比,法国凯撒的视觉长度就要长一些,而且车厢还比较小。

我国武器其实多年来一直给人一种累赘的视觉效果,冗余太多,看起来不紧凑,看看054A和新加坡的可畏级对比就知道了。这实际上是设计经验不足,胆子跟着也就小的结果。

图:新加坡可畏级护卫舰,标排2800吨,比054A小几百吨。但重要的不是吨位,而是总体布置上更加紧凑、流畅的感觉。

图:054A护卫舰的总体布置就偏长而不紧凑,舰岛、烟囱、直升机库三大部分互相脱节。我国军舰总体布置的进步,是从出口阿尔及利亚的R28A护卫舰开始的,它的标排也是2800吨,实现了和054相同的火力。

而这些年来各个部门大量的上型号(哪怕自己不用的型号)锻炼出来的设计能力,终于开始开花结果了。

网友:蔡恒个:觉得不错,就收了。
网友:张倍战:都有一群半神。
网友:石奁夫:晚辈的虚界真意刚达到三重境巅峰没多久,离神心境都还没点头绪!只是刚完善好这一门虚界真意的秘技,所以才能做到这一步。
网友:阎空:两人合起来,也没写到八个字。
网友:王纾黎:那一座座‘浮空岛’都是这庞然大物身体的一部分。
网友:潘岭尔:自然让很多人都愤怒无比,可他们也明白,能轻易掳走大小姐,敌人得是何等的可怕。
网友:文楣:等到实力真的很高很高……对成为界神有十足把握,你再来救我也不迟。
网友:黄若融:正是完全实质化的半神斗气。
网友:侯协:微笑道,“真是羡慕师弟你,如今掌控一座物质凡人世界,还有挚爱陪伴在身旁。
网友:黎汤谛:是一位圣级超凡,在夏都城还是很有名气的。
网友:萧谋桥:战斗场的法阵完全隔绝一切气息,在战斗场内部的那一头恶魔散发出的可怕气息……在法阵外是一点都接触不到的!
网友:万兵:他在选目标。
猜你喜欢
美体排行(TOP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