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音山高清下载 我就蹭蹭不进去
2019-07-16 -
高清背影 超搞笑小品视频
2019-05-25 -
高清电影剪辑 拯救提莫
2019-06-29 -
樱花树下美女图 每盎司黄金等于多少克
2019-04-17 -
俄罗斯方块高清版下载 干事
2019-06-25
在古龙的著名文学作品《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有一个“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传说,说的是一个家族中有七个人都中了进士,父亲与两个儿子都成为了探花,这样一件听上去非常美好的事情,在历史上有没有真实发生过呢?答案是没有,与此最为类似的便是“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说的便是宋朝时期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公元1057年,二十岁的苏轼与十八岁的苏辙一起参加科举,并且还一齐考中进士,尤其是二十岁的苏轼更是成为了第二名榜眼,之所以没有成为第一名状元,是因为主考官欧阳修看到他的字体如此好看,只有自己的学生曾巩才能够写出来,为了避嫌就把苏轼放到了第二名。
苏轼听到这个事情以后自然有点郁闷,但是他那年仅50却仍未考中进士的老爹苏洵却要更加的郁闷,自己两个儿子都已经功成名就了,自己年纪这么大了,科举也已经考过那么多次,但还是这样不温不火的,连个进士都没有考中,两相对比之下确实衬托出了自己非常无能,于是他就写下了一首诗来自嘲,全诗非常简单晓畅,但是所流露出来的感情却颇为复杂,可谓是字字扎心。
这首诗就是著名的《登科赋》,全文为“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翻译过来就是不要说科举成功很容易,我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想要成功那可是难如登天,但也不要说科举考试很难,对我的那两个儿子来说,那简直就是像弯腰捡东西一样容易。
从上一句来看这首诗是非常心酸的,等转到第二句来看,这个心酸就显得越加浓郁沉重了,但是在这个沉郁的心情之中却又有着一种很强烈的喜悦,可谓是悲喜交加到了极点,近乎于冰火两重天的感觉。苏洵的一生其实比两儿子苏轼与苏辙还要更加传奇,当然对于他本人来说,基本上也就是这种悲喜交加的感觉。
苏洵本人天资极高,但是年少的时候从来不喜欢读书,等到二十五岁的时候才开始读书,当时又不知道读书的方法,认为自己很厉害,于是随便看了看书便去参加考试,结果举人都没有考中,于是在二十七岁才开始潜心读书,每天夜以继日地苦读,直到十年后三十七岁才成名,在这期间也有一直参加科举,当时却始终没有考中进士,心中辛酸难言,等到48岁的时候看到两个儿子轻易地得到了自己当年所向往却未得到的,便不免悲喜交加了。
网友:侯筐:一个有三米长宽高的样子,另一个也相差无几。